4月已起,三月已过,2014年已经完整走过一季。在前进的道路上,车载导航行业也做出不少改变,留下众多精彩瞬间与值得思考的事件。从众多事件中,笔者拟用三个关键词,来归纳一季度车载导航市场发展历程,分别是:四核导航、O2O与全语音。
四核导航非新事物
有业内人士称2014年是安卓车载导航发展元年。既然是元年,行业当然需要新的卖点,“四核”概念就是其中之一。如飞歌就在广州展推出自己四核安卓导航产品,引起业内高度关注(相关阅读:飞歌四核安卓导航 广州展人气爆棚);而纽曼也在随后的时间推出同样拥有四核的电子狗产品和纽曼车padII(相关阅读:天变了 纽曼车padII四核强势来袭)。
其实早在2012年底,行业大佬华阳就推出号称全球首款带有超强“4核”的汽车通用导航——4E系列纯屏汽车导航(相关阅读:四核两感超强华阳车载汽车导航发布)。不过现在回望,当时的“4核”没有对行业起到多少促进作用。其一是因为此“4核”非彼“四核”——它是由两个双核处理器组成的,严格来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四核。其二是当时安卓车载导航处于发展萌芽期,对多核产品需求不旺盛,而WinCE产品则根本不需要这么高的配置,纯粹浪费。
然而时过境迁,车载导航行业2014年第一季度重提“四核”概念,既有客观条件的因素,亦有主观因素的影响。相比于一年前,越来越多的厂家重视并推出安卓车载导航,而因为安卓系统本身对于硬件要求比较高,为了提高产品流畅性与用户体验感,厂家需要在硬件上做出改进,推出四核产品是需要的。同时,也因为安卓车载导航产品的增多,厂家需要新的卖点来推动产品的销售。当一个厂家打出“四核”牌的时候,如果其他厂家不跟上就显得落伍了,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越来越多厂家推出自己的四核产品。
车载导航要掀起“核战”?
随着越来越多四核车载导航产品的出现,车载导航市场的变化也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事实上,车载导航行业正踏着智能手机行业走过的路前行,原因在于目前车载导航行业正在使用与手机行业一样的卖点进行宣传销售。如果视手机市场现状为“核战”,随着安卓车载导航越来越普及,以硬件为卖点的企业会越来越多,车载导航行业也将如手机行业一样掀起“核战”。
不能否认的是,虽然乔布斯和他的苹果开创智能手机时代,真正将智能手机普及的是谷歌的安卓系统。然而也恰恰因为安卓,现在的手机产品进入另一种“同质化”——操作同质化。一样的安卓,一样的操作,虽然很多手机厂家也会推出自己定制的安卓操作系统,但更多是换汤不换药的感觉,系统和软件已无明显差异,那就只能以硬件为卖点。而与诺基亚时代不同的是,手机硬件卖点从拍照、音乐、信号,变为强调处理器核心数量、硬件处理速度等。与此同时,多核升级速度快也使得“核战”得以维持。双核已落伍,四核正当红,甚至四核产品才推出一年多,三星、华为、中兴、小米都推出自己真八核手机了。
而目前车载导航的卖点也越来越像智能手机的卖点——多核,而非其原本最为重要的导航功能。一方面,车载导航的导航功能已稍显滞后,目前并无新技术可作为卖点,而不断升级的多核可以替代导航功能而成为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卖点;另一方面,大量导航厂家使用安卓系统,自然而然参考安卓手机的宣传方式,手机多核宣传策略应用在车载导航行业也就不难理解。
小结:产品,尤其是电子科技产品,每进一步都伴随着产品硬件的升级。安卓车载导航的出现与发展,也必然推动车载导航行业在硬件上更新换代,从这个角度讲,四核车载导航的出现是必然的。但正如前文所说,车载导航智能化、车联网化不在一朝一夕,也非增加处理器核心数量就可解决的问题。四核在硬件上让车载导航智能化向前跨了一步,希望其他相关内容也可跟上步伐。四核导航在2014年第一季度再次被提及,对于行业来说,是新的卖点。但愿这个新卖点不会限制住厂家的眼光和思维,不会成为又一个同质化竞争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