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环芳烃(简写为PAHs)是指化学式中含有一个苯环以上的芳香化合物,主要产生于工业生产、有机物热解或不完全燃烧,是重要的环境和食品污染物,其中有许多被证明具有致癌毒性。PAHs广泛分布于环境中,可以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发现,任何有有机物加工,废弃,燃烧或使用的地方都有可能产生多环芳烃。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曾列出的94种对实验动物致癌的化合物,其中15种属于多环芳烃。因此工业界,包括汽车产业在内,都对多环芳烃持密切关注态度。
4月8日据相关新闻报道,为了判定国内生产的汽车方向盘是否含有毒物质,某汽车网站负责人自己采购了不同品牌的汽车方向盘,并送往权威机构检测,结果发现国内多款汽车的方向盘含有强致癌物多环芳烃。对于这一事件,引起了一遍轰动,外界纷纷议论。相关媒体就多环芳烃究竟是怎样一种物质,是否有统一的检测手段和标准这几个问题,采访了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的汽车零部件专家。
专家透露,目前为止,无论国内还是国际,暂时还没有针对乘用车,尤其是小客车的多环芳烃含量的强制性标准。专家分析,行业内有一个“自愿协议”,就是全球汽车厂商自发“同盟”规定,在出口汽车时,厂商必须附上一份“汽车零件申报清单”,上面要具体列出汽车每个零部件所含有毒物质的种类和数量。虽然国内的汽车厂商很有可能在出口时会附上清单,但在国内的市场就会出于种种考虑,没有附上清单。国外厂商因为各方面把关都比较谨慎,管理制度也比较严格,所以才会把这份清单作为企业自己的强制性标准。
标准缺失和检测方法无法统一有一定关联。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多环芳烃有物理、化学、色谱等多种测试方法,但具体到车内环境来说,情况又会复杂些。不同的车型需要用相应的检测方法,不让检测出来的结果可靠性不强。即使某些车型的多环芳烃含量较高,也要结合其检测方法来看。如果测试方法不合理,其结果的权威性也要打上折扣。比如,多环芳烃到底更多存留于汽车零部件所使用的材料中,还是作为气体散发于汽车内部空间中?两种不同的形态,涉及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均不同,检验出来的结果也各有异同。
事实上,国内的整车厂商正在和检测机构联手,积极开展相关的检测试验。把多环芳烃以明确的定量定性方式列入强制标准,以此来打造健康汽车车生活。我国日前出台了乘用车空气质量标准,在8项指标中同样没有多环芳烃。
点评:
针对近日来得各种汽车部件的有毒物质报道,小编觉得,对于汽车部件国家应该要有一个标准,加强对汽车的检测。多环芳烃只是其中一种,有可能还存有别的有毒物质。所以应该把好每一关,做到滴水不漏。因为只有健康的汽车环境,才是车主们向往的生活。一个权威的标准,才可以有一个健康的汽车环境,才不会影响健康,影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