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广告

3.15炮轰4S店:大魔王还是背锅侠?

  • 玩车阿Q
  • 来源:玩车网    发表于: 2015-03-16 17:09:11

最近,随着@谷阿莫 这个ID在微博上走红(不知道的自己去百度一下啦),“大魔王”这个词也变得略带萌感起来。在昨天的3.15晚会上,也出现了一位大魔王,那就是被首先拎出来炮轰的4S店。不过,这一次,萌感尽失。



首先必须实话实说,就笔者而言,自从“大概八点二十发”事件之后,对于3.15晚会的信任度已经跌停。不论其批判谁,都隐隐然嗅到一股“收陀地”的意味。当然,这仅仅出于笔者阴暗的猜测,做不得准,也无意毁谤谁。(瞧瞧咱这自我审查功力)但是,显然3.15晚会在普罗大众心目中还是一块金字招牌,一旦被其曝光,汹涌民意总是挡不住。因此,4S店所谓小病大修被晚会第一弹炮轰,不得不说必有焦头烂额之感。


对于央视记者明察暗访辛苦得来的新闻,笔者忝为同行,自然无可指摘,大感佩服。对车主而言,也正是福音。市场经济,或曰,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下,猫腻始终不宜存在。必须加以批判之,曝光之,声讨之。但是,这就意味着4S店内就暗无天日,藏着随时准备吞噬车主钱财的大魔王吗?或者说,这种乱象只是4S这一环造成的吗?依笔者看,未必如此!


从本次调查看,4S的小病大修问题遍及中高低档车品牌,当然,相应的修理费用也是水涨船高。业内人士都知道,近年来,赔钱卖车的4S店俯拾皆是。但是为什么还要做下去,以及是什么支撑其做下去呢?一来是完成任务厂家返利,二来就是近年兴起的“向售后要利润”。但是,结合去年的“宝马经销商集体反水”事件来看,4S店要完成厂家任务已经非常困难。所以,第一个盈利点变得虚弱。因此,更加需要“向售后要利润”。另外,主机厂对4S店不仅有整车销售的任务,同时还有零部件销售的任务。这方面完不成,当然也要进行某些方面的克扣。



另外还想说一点,晚会主持人在开始炮轰4S之前,说了一段抒情的话,说4S热情周到的服务、高达敞亮的玻璃是为了向消费者展示“透明blabla”,勉强对了一半。其实更重要的是,4S希望传达的是全面而优质的服务。但是,在一个没有给小费的习惯的国家,服务的价值远远还未得到真正的重视。往往还停留在“我家没有沙发和空调吗?我家没有咖啡和红茶吗?用得着你的?”以及“羊毛出在羊身上,还不是想多黑我的钱”的本土甲鱼类生物心理。这种较高质量的服务,也需要4S投入极大的软硬件成本。同一罐可乐,在五星级酒店和快捷酒店的价钱相差十倍,是因为增加了服务和消费环境成本。


良好的消费环境,带来的是车主对4S店的信心。否则,路边汽修厂那么多,还会有谁上4S维修保养?正如头疼脑热可以到小诊所取一服药,但无名肿痛还得到大医院。别相信五星级的品质,地摊货的价格。那是电视购物。也别享受完高端服务,出来就不认账,那是薛蛮子。


既要面对主机厂任务,又要保证车主到店消费的信心。在重重压力之下,4S玩“小病大修”的猫腻就不足为奇了。当然,这样说并不是为4S的猫腻开脱,也不是赞成4S这种把压力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的行为。笔者只是希望强调一点,无论医院的小病多开药,还是4S的“小病大修”,都不是仅仅这个一环节出了问题,而是整个系统。如果要批判,希望可以批判到根源深处。近年来,国内汽车产销不理性的发展,浮躁的不仅是车厂和经销商,同样还有消费者。我们需要3.15这样的曝光来回归理性,同时我们更需要的是抓住根源,而不仅仅是抓住一两家店来做背锅侠。这种浮躁的氛围不改变,这种单一的盈利手段不丰富,汽车厂商之间这种单一的下任务和完成任务的关系不转型……再多的曝光也无济于事,只会提供寻租的机会。


3.15,不应该一个抓背锅侠的游戏,而应该拷问乱象的背后。动辄妖魔化个别行业,非但不能帮助其进步,反而容易风声过后,问题依旧。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