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广告

系统软件不能少 智能机成汽车紧密核心

  • tattoo
  • 来源:中关村在线    发表于: 2014-05-23 09:40:31

车是车,手机是手机,虽然两个都是工具,但一个承载交通一个承载通讯,本质上并无太大交集。而且在之前乃至现在两者还是矛盾的“天敌”,因为在一些地方法律当中依然将“开车不允许使用手机”写入典例,可见它们的不兼容性,更别说共处了。不过现今的事实是,这对矛盾体关系正在破冰,在网络的“调和”下已经变得越来越紧密。



手机汽车曾经矛盾体/现今更紧密


我们看到的趋势是燃料经济和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的效率不断提高。我们还会看到与汽车自动驾驶和安全性能相关的趋势。人们与智能手机和重要消费电子产品的联系已经十分密切,所以我们会看到这些产品被嫁接到汽车上,同时保证安全,不会让驾驶者分心。---福特CEOMaryBarra评论未来汽车发展


汽车未来的两大方向是新能源和智能化,特斯拉ModelS之所以能够大红大紫也是因此,纯电力驱动的方式让它更加减排环保,而中央17英寸超大触摸屏控制系统则让人倍感智能范儿。新能源并不是我们可以企及的领域,但智能化却与网络/手机/硬件/软件等这些元素相吻合。有媒体声称,按照谷歌与特斯拉发布的预测到2015年全球将有66亿互联物体,其中汽车预估有6200万辆,将会成为PC和手机之后第三大互联网物体。虽然这个生态环境中是以汽车为主导,但也少不了智能手机这样的设备来进行互动。从CES这个行业风向标当中,在今年我们见证了智能汽车等相关信息的大爆炸。


所以,原本纯粹机械的汽车正在变得时尚型、智能化、科技感。这与另一个方向新能源属性处于同一种格调,和之前机械原理对应油腻能耗相比智能化的汽车也更具现代性。当然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以及同为智能种类的手机等设备,融合接入到汽车当中自然并不存在先天性的障碍。更何况,不少汽车巨头都持开放性态度,毕竟想要在同行当中占据先机,那么就没有理由不欢迎这些智能领域当中的寡头巨鳄们。


当车联网,汽车智能化这些词汇诞生并兴起,让我们看到手机与汽车两种事物的关系不断缓和再到紧密。从之前架起人与人的沟通,到现在以及以后转型为机器之间的纽带,这就是智能手机有望成为控制终端的可能。往往我们会通过手机知晓别人的生活与状态,现在我们可以依据手机了解汽车状态(油耗、胎压、位置、泊车、保养等等),而且智能手机还会更加智能的记录并分析用户的个人使用习惯,为我们控制这个大型移动设备提供更加精准与便捷的参考意见。


吸引众多厂商筑建网络硬件等基础


根据中研网相关报告显示,目前普通汽车电子成本占比约为25%,而未来则有望提升到50%以上。这正是车联网、汽车智能化演进发展的必然,也促成了汽车电子的成本占比日渐提高的可预见结果。另外随着苹果谷歌、Intel、百度、腾讯等国内外互联网巨头纷纷涉足此领域,随着元器件的增多,汽车电子也向集成化、网路化发展。毫无疑问这个大道当中吸引了越来越多互联网乃至智能终端厂商加入,而它们提供的网络和硬件支持,无疑是让这条大道越拓越宽越来越长的基础。


这里说的汽车智能化并不简简单单是实现自动打开座椅按摩冷暖空调前后车灯,如果这就是所谓的智能化这所有汽车基本上都可以实现。一辆汽车行驶在路上,它是一个独立于外界的个体,虽然车中人可以实现通讯交互,但汽车本身并无法与其它汽车或者其它事物产生互联。什么是智能化,一部特斯拉就可以让你知晓。在美国AT&T宣布将为特斯拉生产的所有车型搭配其供应的网络芯片,从而实现用于道路救援及车辆失窃定位等服务。在中国联通承诺将为特斯拉在华出售的汽车车载通讯提供3G和4G服务,让一辆汽车本身真正加持网络,让一切交互互联成为可能。当然与汽车合作的厂商,也并非只有这些。


互联网:谷歌,操作系统,搜索,地图,语音


不少媒体恶搞2025年谷歌收购特斯拉这样的新闻,为什么会传来这样的声音?你要是觉得谷歌赶潮流或者一贯大手笔玩收购可就错了。要说汽车谷歌早在特斯拉之前就成立了汽车项目,目前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已经行驶超过30万英里,这个方向可比电动的特斯拉更加超前。所以互联网寡头谷歌与汽车扯上关系还真不是为了因为潮流,而是它主动嗅到商机。当然谷歌本身也推出有智能手机产品,旗下的操作系统,搜索引擎,地图服务,GoogleNow语音等等功能更是如数家珍,这些因素都是谷歌进入汽车领域之后的优势,相对而言自然也会对汽车智能化进度有着同步的促进作用。


手机商:诺基亚,地图,手机


前不久诺基亚对外宣布将投资1亿美元建立“联网汽车基金”,顾名思义主要用来发展汽车技术和服务。该基金主要针对在联网、智能汽车领域带来重要创新的公司进行投资,这也是诺基亚开拓的又一新业务。虽然说诺基亚手机已经悉数并入微软,但这并不意味着诺基亚手机的DNA会全部消失。因为诺基亚HERE地图部门声称也将会参与该项目,并为之寻找目标公司和技术支持。作为诺基亚口碑较好的标志功能之一,HERE地图融合汽车自然顺理成章,同时也为后续使用Lumia手机的车主提供了更熟悉的上手操控感。


芯片商:高通,Intel,Nvidia


车联网汽车智能化的实现基础是什么?是硬件,这个硬件不是表面上的塑料或者屏幕,而是隐藏在内部的零部件。众所周知高通在移动智能终端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实际上在十几年它就已经为汽车提供车内拨打电话的技术支持。通用安吉星Onstar系统采用的是高通解决方案;高通LTE4G解决方案可在汽车里面在线享受多媒体,用户不需要回到4S店即可实时更新地图导航,实时查看交通流量以及显示全景影像地图等等。而WIFI热点的解方案,让用户在车内就能连接无线网。而同样进入移动芯片领域的Intel,更是投资了日本ZMP无人驾驶技术开发商,以此寻找汽车领域内的更好资本。至于Nvidia不用多说,特斯拉17英寸中控大屏幕当中的绚丽画面,底层核心驱动就是由Nvidia提供。


运营商:中国移动,联通


移动互联网行业当中的网络提供者运营商自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夸张的说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应该就会存在运营商的身影,所以它们面向的终端不仅仅只是智能手机。在2014年MWC大展中,福特汽车宣布旗下智能汽车可以通过车内SYNC®AppLink™平台借助语音指令,使用飞信和灵犀获取好友列表、播放语音信箱、发送语音信息以及文本转语音消息播放,让驾驶者双手无需离开方向盘即可完成接收及发送消息,为车主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另一个就是中国联通前不久宣布将会在特斯拉汽车当中提供3G/4G网络,让整个汽车内部真正可以实现移动互联网覆盖,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接入互联网。这点对于特斯拉超大的中控屏幕来说,有着非常出色的结合,联通提供的3G/4G网络也让汽车变成了真正的“移动互联网”热点,无论是内部使用还是与外部其它设备接入互联,都有着很高的实用效果。


APP系统/配件让手机成为汽车纽带


你看说了那么多,那到底手机和汽车摩擦出来了什么样的火花?它们两个紧密联系在一起到底会怎么样?手机在这其中起到了怎么个纽带作用?它怎么就成了汽车的交互核心?相关的手机厂商又推出有什么样的产品?在接下来我们举的几个例子就是直观的证明。正是有了前面汽车与手机关系的紧密度,所以促成了两者之间相关厂商伙伴之间的联合。有了硬件的基础,有了合作的APP,有了充足的互联网,于是手机与汽车之间互联就成为了现实。我们当然不可能时时驾驶汽车,但我们却可随时通过手机来与汽车进行“交流”。


手机泊车APP


早前就有奥迪汽车使用自动泊车APP的视频,而在2014年CES当中,来自德国的Bosch就开发了一款自动泊车APP。只需要用户将车驶至泊位附近,然后留在车内或者下车,随即启动手机APP之后,车上超声波感应系统会控制车速和方向盘来自动倒车停泊。使用手机来进行自动泊车,这点相比现今普遍的人工停泊方式来说,自然显得异常新颖。而需要注意的是APP需要借助手机,用户通过手机来实现自动停泊,是它指令汽车完成相应动作。


苹果CarPlay


再说一个在业界掀起讨论风潮的产品,苹果CarPlay,突然之间它宣布问世让不少人吃惊之外又并未太出乎意料,毕竟苹果以此进入汽车领域也并非毫无先兆。除了传统的地图、通话、短信、音乐等功能之外,CarPlay还会支持Podcast、BeatsMusic、iHeartRadio、Spotify和Stitcher等应用。而且苹果前不久发布的最新iOS7.1系统,并添加了对CarPlay的支持,像是iPhone5、iPhone5c以及iPhone5s这些手机都可支持CarPlay。目前法拉利、梅赛德斯-奔驰,沃尔沃等汽车品牌率先宣布支持CarPlay。宝马、福特、通用、本田、现代汽车公司、捷豹路虎、起亚汽车、三菱汽车、日产汽车公司、标致雪铁龙、斯巴鲁、铃木和丰田汽车公司等都会陆续推出搭载CarPlay的产品。而众多支持CarPlay的苹果iPhone手机,又将会是连接这些CarPlay汽车的主要纽带。


百度CarNet


如果说CarPlay只适用于苹果iOS手机的话,那么百度推出的这款“CarNet”产品则针对大量的Android终端产品。根据官方描述,CarNet面向2500万正在使用导航仪的车主,只要你使用USB线将可以联网的Android智能手机与导航仪连接,之后手机上的功能就可以分享到车机使用,进而享受车内导航仪的大屏显示和便捷操作,而且该应用当中还包含有百度导航、凤凰FM、豆瓣FM等功能。虽然这就是小屏转大屏的原理,但不得不说CarNet可是真正将手机与汽车互联起来,通过汽车中控大屏幕来操控手机当中的内容,你可以进行上网浏览,实时查看不断更新的路况信息等等。而且这也与用户开车看中控屏幕的习惯相同,至少不会再低头看手机,相比之下也能有效保证安全并且大大增加汽车本身无法联网的娱乐操控乐趣性。


有了更多厂商的加入,互联网,硬件,软件等都不再是问题,所以未来的汽车领域当中很可能会形成以智能手机为中枢,依靠网络与硬件持续发展的态势。无论是移动互联网也好还是车联网也好,它们界限将会逐渐变得模糊,因为融合带动更好的互联,将手机与汽车这两个原本不属于统一范畴的事物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我们期待着这样的情景能够尽快到来,用手机更熟知自己的汽车。毕竟作为同是“移动”属性的产品,手机和汽车不仅可以将我们的声音传至更远,不仅能够让我们的步履驶向更广角落,同时也更可以带领我们无拘束便捷化的畅享更加自由的生活。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