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互联网巨头公司百度在北京国际车展上推出车联网产品CarNet,引起各方人士的广泛关注,其中不少人将CarNet与今年年初苹果推出的CarPlay相比较,称之为“中国版CarPlay”。但在笔者看来,对于车载导航行业而言,CarNet将是比CarPlay更为可怕入侵者,因为它更“懂”中国。
CarNet怎么来
从产品设计层面讲,百度CarNet并不是百度独创出来的,在笔者看来其也并非全新产品。百度CarNet依然贯彻百度系软件的思路,由百度LBS部门提供API及部分软件支持,合作公司钛马车联网(以下简称钛马)来做硬件以及大部分软件部分。同时,百度和钛马两者并非首次合作。在更早前双方已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开发以“智能车机”为核心的车载智能系统,名为“钛马星”。从现有数据看,“钛马星”与CarNet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一,两者都兼容苹果和安卓系统智能手机,且通过数据线连接;其二,使用这两套系统都需在手机和车载系统分别安装程序;其三,都与百度深度合作,通过百度地图服务实现导航以及餐饮、娱乐、交通等方面的信息。稍微不同的是,从目前已有信息看,百度CarNet1.0更偏向车载娱乐系统,百度导航也可认为该系统内的一个应用,而当时“钛马星”则功能更为丰富,包括可以实现远程对车门开锁解锁,设置导航计划,获得爱车的诊断信息,预约车辆服务等等操作。
更可怕之处
从最终目的讲,百度CarNet被称为“中国版CarPlay”是有其一定道理:对于车载导航行业而言两者皆是侵略者,都在一定程度削弱车载导航在汽车中的作用。然而,CarNet的“更可怕”之处在于其与CarPlay相比,更适合中国市场。
CarNet与CarPlay的异同,如下表所示:
比较内容 | 百度CarNet | 苹果CarPlay |
相同点 |
1.两者都需要车载系统与手机同时安装或支持该功能,缺一不可; |
|
2.两者都是通过数据线连接手机与车载系统; |
||
3.原车车载系统与手机连接后,不论原车系统是否拥有联网功能,皆可通过手机获得“伪联网”功能(因为所有联网的功能都是通过手机间接实现,而非赋予车载导航联网功能); |
||
4.当启动CarNet或CarPlay后,原车导航娱乐系统都将停止。(目前沃尔沃的CarPlay产品是这样) |
||
不同点 |
1.适用范围更广,理论上支持所有车型与车载导航系统,可新车预装也可现车升级,软件可在官网免费下载 |
1.仅支持与苹果公司有合作的汽车制造商车型与车载导航厂家产品; |
2.既支持安卓手机,也支持ios手机; |
2.仅支持苹果ios手机; |
|
3.安装方便,允许个人安装,可以自由安装与卸载; |
3.目前仅支持车厂前装与导航厂家安装,个人无法自由安装与卸载; |
|
4.CarNet不是手机屏幕映射,是安全行车的信息娱乐,支持语音识别、原车方控等便于行车的人机互动。(出自官网描述) |
4.目前从功能与产品展现形式看,CarPlay属于手机屏幕映射。 |
当苹果推出CarPlay时,国内车载导航行业确实发出过不少“危机论”,但那时候依然有不少业内人士对其能产生多大冲击力持怀疑态度,因为国内市场有其自身特点:安卓手机市场份额远高于iPhone,后装车载导航市场份额远高于前装导航。而CarPlay只支持iPhone5或以上手机,使用车辆必须预装CarPlay系统等内容,都极大限制CarPlay的使用人群。同时,由于苹果公司在设计产品时更多参考国外客户的需求与国外存在的客观条件(如国外法律法规、国外网络条件等),因而CarPlay能否满足且适应国人需求存在不确定性。因此,CarPlay带给国内车载导航行业更多的是未雨绸缪的感觉。
然而此次百度CarNet带给行业更多的是现实冲击感,犹如下一刻行业危机即将爆发。首先CarNet受众面积更为宽广。理论上CarNet不仅支持iPhone手机,也支持安卓手机,且对手机要求并不高(安卓手机系统版本 2.2 以上都可以使用),这意味着绝大多数手机用户皆可成为CarNet的潜在客户。其次CarNet适用于所有车载导航。不同于CarPlay只支持预装,CarNet还可以在现有车载导航上升级,使得原本并不具备联网的车载导航,获得“伪联网功能”。因而,CarNet不仅拥有未来,还可以把握现在,2500万现有车载导航用户在这一刻开始就是CarNet的目标用户。最后CarNet安装方便使用免费。官方网站强调安装CarNet并不会损坏原有导航系统与导航地图,意味着车主多个CarNet多个选择,产品不满意还可以随时卸载恢复原导航功能。况且,CarNet主打免费牌,更让CarNet的“实惠感”凸显出车载导航的“高价”。以上三点共同决定短期内CarNet的安装率将呈指数型爆发增长,将极大替代原车导航系统的使用。
百度图什么
对于本次的主角百度而言,带给车载导航行业危机感不是其根本目的,甚至百度CarNet未来发展壮大还要在一定程度上依靠车载导航厂家的支持。比如说,目前由于硬件识别的限制,CarNet只有跟导航厂家合作新生产的导航产品才可以支持 iphone,凡是已经销售和正在使用的导航仪都不能支持。那么,百度到底图什么?
在笔者看来,扩大其地图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是百度高调推广CarNet的根本原因。诸如百度这样的互联网公司,都将地图视为汽车端进入互联网的流量入口,谁掌握住地图市场领导地位,谁就可以在车联网时代抢先一步。百度并不是没有地图产品,但之前的百度地图其设计理念偏向于手机使用。由于手机硬件的局限性,尤其是屏幕过小的原因,手机导航对车载导航产品的替代效应并不明显,车主将手机导航放在汽车上使用并没有获得良好的服务体验感。而此次百度CarNet的核心,正是百度导航,一款百度为车载导航平台进行优化的地图导航类产品。通过与车载导航连接,利用车载导航屏幕来实现手机导航的服务内容。当越来越多车主认可百度导航这种模式、更多使用百度导航时,百度就可以完成手机导航地图取代原车导航地图这一潜移默化的改变过程。
百度本身是做搜索起家,天生具有流量变现能力,而与笔者在《BAT冲击车载导航市场:“图”穷,匕首“现”》一文中所提到的观点一致,当百度这样的互联网公司既掌握流量入口,又具有变现能力时,对于车载导航行业而言才更为可怕。甚至车载导航行业极有可能成为互联网公司的“子公司”——帮互联网公司生产硬件,赚取微薄的硬件利润。
合作或对抗
当百度推出CarNet的时候,每一个车载导航厂家都需要面对一个问题,是与CarNet合作,还是与其对抗?从现有条件看,哪一个都不是最优选择。
选择合作,则有可能给车载导航行业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阻碍力量。一方面,目前车载导航行业大力推广安卓车载导航,其主要卖点就在于其具有联网功能而WinCE产品没有。然而CarNet使得封闭的WinCE系统也拥有“联网能力”,加上免费以及允许车主自由下载安装,势必会减弱车主淘汰旧有WinCE车机转而购买安卓车机的欲望,从而一定程度阻碍车载导航行业升级换代的进程。另一方面,随着CarNet功能的不断丰富,极易造成行业新的同质化竞争。当CarNet功能足以取代原车导航娱乐系统后,使用CarNet的厂家数量必然增多。试想一下,当越来越多厂家都使用CarNet,甚至只使用CarNet,这就是新的同质化竞争的表现了。而失去以原厂系统为卖点的厂家,极有可能沦落到纯硬件销售商,赚取微薄的硬件利润。
选择对抗,意味着厂家需要继续研发自有导航娱乐系统,然而他们也将会面对更多的问题。软件开发本身就是车载导航厂家的弱项。随着CarNet支持的应用程序数量增多,CarNet功能将愈趋完善与强大,这意味着完善CarNet功能的并不只是百度一家,而是整个互联网企业。而抛开软件是软肋这个问题,车载导航厂家的各自为政,也难以形成有力的抗击力量,可以说,一个车载导航厂家面对的是整个互联网行业的进攻。更为严重的是,车载导航厂家没有流量变现能力。因此,软件开发对于厂家而言是没有回报的投资,这部分成本必然加在车载导航产品的售价中,进而提高消费门槛。CarNet则不同,与百度合作的车载导航企业则明显有价格优势,在价格为主导的中国更易获得青睐,何况未来CarNet很可能不比原车导航娱乐系统差。
CarNet,老实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车联网产品。无论是手机与车机通过数据线连接,还是手机联网赋予车机“伪联网”能力,都说明其只是一次在车用娱乐信息系统进行的轻度改造。但CarNet相比CarPlay能带给国内车载导航厂家更为现实的冲击感,整个行业也可能因此而重新洗牌和发牌。如果说CarPlay还让厂家还有种“这货在国外,入侵国内还早着呢”错觉的话,CarNet可算是“兵临城下”的挑战了。
上一篇: 翼卡荣获CC-CMM呼叫中心认证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