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广告

BAT冲击车载导航市场:“图”穷,匕首“现”

  • 郑尹乐
  • 来源:玩车网    发表于: 2014-04-22 16:16:34


互联网企业进军车联网行业,被车载导航厂家称为“狼来了”,这种近乎呐喊的声音在手机导航软件免费模式下更响亮。事实上,BAT(B指百度,A指阿里巴巴,T指腾讯)对车载导航行业的冲击,不在于其产品地图与导航功能完善与提高,而在于互联网企业拥有将流量转化为现金的能力。


争图不为“图”


BAT有不少与汽车有关的行业或产品投资,但目前,若要说BAT与车联网关系最密切的投资,非地图项目莫属:百度拥有自己的地图产品,无论是PC端还是手机客户端,皆有一定市场份额,同时百度也率先宣布手机导航永久免费,将互联网的免费基因推向导航市场;阿里巴巴则先部分入股高德地图,后觉得高德地图“奇货可居”,干脆全资收购,在地图行业中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高德地图就成了阿里巴巴的“囊中之物”;腾讯也在发力地图业务,除了原本就花大力气进行的街景地图项目,在收购搜狗时也融合SOSO地图成立新腾讯地图。 


地图业务属于BAT三者为数不多共同关注的领域,地图市场争夺战,其背后的逻辑是争夺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入口。有业内人士曾表示,如果搜索引擎是互联网的入口,那么地图和导航就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随着科技与时代的发展,传统互联网市场价值挖掘潜力已不多,且市场格局已基本固定。而移动互联网则属于新兴市场,长远看更有潜力,行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比传统互联网小得多,因此BAT不遗余力的加大对地图与导航产品的投资,争取在移动互联网发展早期扩大市场份额。


“变现”才可怕


但互联网公司单纯的与地图商合作或收购地图商,其实没什么值得让车载导航厂家觉得恐惧的。因为彼此使用的地图数据一样,地图商所能提供的服务也相类似。如百度地图,其地图数据提供者是四维图新,腾讯地图也有数据来源于高德地图,不少车载导航厂家所使用地图数据也有以上两家公司提供。从导航专业性角度讲,车载导航产品甚至更具优势。


真正可怕的是像BAT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具有将流量变现的能力,而这是车载导航厂家最为缺乏的。以“阿里巴巴+高德地图”为例,阿里具有电商渠道,拥有各行各业的买家卖家,同时也有支付宝这样的支付工具,加上高德地图后,阿里理论上可以形成一个封闭的移动价值链。最简单的例子,阿里可以利用巨大流量来吸引商家入驻,并利用巨大流量与数据进行精准营销推广;当消费者通过阿里巴巴提供的渠道进行消费时,阿里可与商户进行分红,从而实现流量变现。车载导航厂家不仅没有BAT如此巨大的流量,也没有“化流量为现金”的能力,由于车载导航的专业性与局限性,车载导航产品更多的是专注导航功能,即使加入人工后台服务内容,也依然着重强调导航优势,流量变现能力极弱或没有。


“免费”是重击


车载导航厂家无流量变现能力决定了其目前只能依靠卖硬件为生,也因此,更多的车载导航厂家考虑的是如何提高销量,而非提供更多的服务内容。事实上,售卖硬件只是一次性销售,当销售完成时,对于企业来说,剩下的只有提供售后服务等成本,而提供软件与服务则属于二次甚至多次销售,只要客户对产品有粘性,有不错的体验感,就可进行多次销售。


车载导航厂家纯硬件销售收入模式正遭遇手机导航免费模式的无情摧残。由于BAT这样的互联网公司是通过服务而非售卖硬件来保证盈利,且本身实力强大,资金较为充沛,即使短期内不考虑盈利也没有生存问题,因此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都先后实施免费策略。价格始终是对比同类或功能相似产品的重要指标之一,手机导航的免费,更突显车载导航产品价格的昂贵。虽然手机导航免费后受冲击最大的是便携式导航,但也对车载导航产品的销量起到一定抑制作用,部分消费者从欲购买转为持币观望。如果车载导航未来功能无新亮点,当免费的手机导航革完便携式导航的命,接下来就准备革车载导航的命了。


必然或无奈


手机导航免费后,车载导航厂家面临着两个选择:跟进降低售价,亦或是不跟进继续维持原价。车载导航厂家归根到底属于硬件生产商,就如手机厂商一样,无论硬件多便宜,总不能纯粹送消费者,所以车载导航产品不可能免费,最大程度只能是降价出售。


不跟进降价,则意味着车载导航厂家依然靠售卖硬件获取利润,支持企业发展,同时也意味着厂家需要挖掘车载导航产品对于车主而言存在的必要性。这不仅需要强大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更需要及时准确掌握车主产品需求的变化,以及拥有数量庞大且品牌粘性高的客户,同时还要能应付业内激烈的市场竞争。或许对于一个市场发展成熟、行业集中度高的产品来讲上面几点要求可以做到,但显然目前国内车载导航行业与厂家并不具备类似的能力与条件。


跟进降价,则意味着车载导航厂家要改变以往卖硬件的经营理念,以软件和服务来进行利润分红。考虑到车载导航厂家在软件与服务行业的短板,且缺乏流量变现能力,独自建立利益链条难度较大,加入互联网企业的利益链条更为可行。前文提到地图属于移动互联网的入口,进一步讲地图属于移动互联网的软件入口,而车载导航产品则可以称为移动互联网硬件入口。车载导航厂家可以借此成为互联网企业利益链条中的一环,以此来分享链条中的利润,从而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


但车载导航厂家成为互联网企业车联网利益链条中的一环,是行业发展必然之势,亦或是车载导航厂家无可奈何接受“招安”的结果,或许也值得深思。当车载导航成为移动互联网硬件入口,厂家是成为单纯的打工者,还是成为移动互联网利益链条上财富的共享者,决定权依旧掌握在厂家自己手中。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