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广告

车联网是科技股的下一个春天

  • tattoo
  • 来源:玩车网    发表于: 2014-03-03 17:10:19

科技的发展不断改变着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也撩拨着资本市场的神经。为了捕捉最新的科技产业动态,我们将目光聚焦于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希望全球科技的最新风向能够帮助投资者占据市场先机。科技进步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人类能力的提升与拓展,我们将紧紧围绕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捕捉科技前景的步伐。在判断了一项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之后,我们从三个驱动力的角度去研判潜在市场热点:资本市场驱动力、行业发展驱动力以及技术突破驱动力。

资本市场驱动力:关于该主题最新的资本市场动向,包括所在公司的新一轮融资、公司间并购重组以及新兴企业的上市,代表例子包括:可穿戴技术开发商Jawbone收购BodyMedia,Google收购手势识别技术公司Flutter。

行业发展驱动力:关于该主题新的商业产品的公开展示、上市销售和销量发布、新行业标准的诞生、新行业概念的提出,代表例子包括:苹果新产品对苹果产业链的拉动,特斯拉对电池产业链的影响,政府采购对兵器标准的影响。

技术突破驱动力:关于该主题新技术突破的预期、研究计划的提出、技术整合的可能,代表例子包括:新药临床试验结果发布对医药股的拉动,新机型首飞对航空股的拉动。

当具备以上特点时,该科技主题就具备了成为市场热点的潜质。


汽车将成为下一个移动互联网入口

互联网已经在向移动互联网转型,所谓得入口者得天下,入口即意味着海量的用户和巨大的商业价值。作为传统互联网入口设备的PC,以及新型移动互联入口设备的手机、平板甚至电视都早已是战火四起。而当前移动场景中一个重要的场景目前还未被充分挖掘,即车载场景。随着汽车的普及,用户在汽车上的时间也在逐渐增多,汽车将会成为下一个互联网入口,车联网时代即将到来。

可以想象的是,车载互联网这个重要的移动互联网入口场景,将成为必争之地。互联网巨头如苹果、谷歌,移动通讯商如联通、电信、移动,汽车品牌主导的车载服务品牌,还有依附于这些软硬件环境的应用,都将觊觎车载互联网的巨大潜在市场。

如果将车联网的基本要素进行分解,技术方面至少需要硬件、操作系统、通信运营商以及服务提供商的全面支持。而这些领域在经历了多年的技术积累以及在智能手机等方面的充分实践后,车联网技术的实现已经没有问题,因此车联网的进步属于产品成熟带来的行业驱动进步,将带动资本市场整条相关产业链的繁荣。在实现车联网技术的终端设备方面,毫无疑问汽车上的信息娱乐系统所在将承担起这个重任。去年Tesla公司生产的ModelS车型上配备的大屏幕信息娱乐系统已经呈现出这样的身影。


单靠车厂难以普及车联网,多方合作改变产业增速

车联网的概念盛行已久,作为汽车领域最核心的汽车制造商也早已将目光投放到这里。中国目前大部分的汽车品牌厂商都开发有相应的智能信息娱乐系统。这些系统或多或少也都能实现一部分“车联网”的功能。

以应用较为广泛的通用On-Star为例,其功能包括紧急救援功能、防盗追踪、道路救援、保养通知服务、话务员服务等等。但这些功能一方面仍局限在汽车服务领域,功能较为单一。另一方面收取高额年费的商业模式无法在普通消费者中真正普及。安吉星官方报告中曾指出,在进入中国三年多时间里其发展用户人数50万,相比中国数以亿计的驾驶员整体人数有较大的差距,更不用说这些用户使用的持续性问题。

从车联网的构成要素来看,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汽车厂商以及各类服务的提供商都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汽车厂商一方面并不具备最先进的科技基因,其开发的信息娱乐系统通常科技感不强且不够简洁。同时在汽车服务方面,汽车厂商实际上能够提供的资源也相当有限,类似语音导航或者是拖车这样的服务由专业的公司去做效率或许更高。因此,当前这种由车厂为主体推进车联网普及的模式进展才会十分缓慢。车联网作为一个“跨界”品种,需要各利益方共同协作才能真正实现快速普及。


我们正在车联网爆发前夜:科技公司的强势介入

事实上,汽车这一网络入口的巨大潜力也早已吸引了科技巨头的关注。谷歌的汽车开放联盟(OOA)、苹果的iOSintheCar(iOSitC)计划都在明确的告诉我们,汽车这一移动设备的系统入口之争已经打响。

iOSitC是苹果公司为汽车系统定制的新标准,在2013年6月的苹果全球开发商大会上首次提出。苹果公司开发这一标准的目的在于使得ios系统和汽车配件能够实现无缝连接。目前对苹果的iOSitC计划感兴趣的汽车厂商包括奥迪、宝马、捷豹、奔驰、起亚等近20个品牌。2013年底,日产公司已经在其美国发行的雅阁和Acura车型中尝试引入SiriEyesFree模式。苹果公司计划2014年将在更多汽车品牌的车型中引入iOSitC标准。

作为苹果在操作系统领域最大的竞争者,谷歌公司自然也不甘落后。在今年1月的北美CES展会上,谷歌公司宣布成立开放汽车联盟(OOA),意图将世界上最大的公开平台安卓系统引入到汽车领域。OOA这个名字并不陌生。2007年11月,谷歌曾宣布成立开放手机联盟(OHA),之后基于安卓平台的各种手机相继出现,安卓系统迅速成为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霸主。目前包括奥迪、通用、本田、现代等厂商以及芯片制造商英伟达都成为OOA的成员,谷歌呼吁未来有更大的汽车厂商加入到OOA当中。

苹果和谷歌这类科技公司介入车联网领域,有望加快推进车联网的普及。首先,由于相比于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智能汽车的驾驶属性使得其对安全的极高要求,而传统的按键控制方式对驾驶安全的影响一直是个问题。苹果和谷歌等科技公司的介入有望使得车内的人机交互方式发生改变,通过语音控制和手势操作等形式进行指令控制,从而保障行驶过程中操控的安全性。其次,由于ios系统和安卓系统拥有海量的应用程序开发资源,这两个主流操作系统在汽车上的移植将使得汽车应用的范围大大拓宽,而以用户和服务为主体的互联网思维也有望使得汽车消费者对于车联网服务的粘性大大增长,从而进一步刺激车联网的快速普及。


我们正在车联网爆发前夜:通信运营商正积极推进车联网

作为车联网中另一个重要的利益方,通信运营商也在积极推进车联网的进程。GSM协会自2011年起成立了车联网论坛(ConnectedCarForum,CCF),旨在推动车联网全球化的进程,其主要成员包括各国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以及世界各知名汽车品牌的厂商。

CCF成立的目标十分明确,即通过协调通信运营商和汽车厂商的合作,尽可能发挥车联网的潜力。其具体目标包括:1)2015年全球销售新车中至少20%内嵌车联网系统。2)2015年全球销售新车中的50%实现联网(通过内嵌系统以及智能手机连接等其他方式)。3)2025年所有新车实现联网。

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技术方面,通信运营商也在加快研发的步伐,如特殊的SIM标准的制定等等。另外,车辆网在通信方面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于网络覆盖面的范围,GSM协会未来几年将会加快2G/3G/4G网络在全球的铺设,预计在2017年将会基本实现2G/3G网络的全面覆盖,而4G网络也将达到50%的覆盖水平。


车联网相关产业链将保持高增速

车联网是一个跨界品种,涉及到的利益相关方至少包括汽车厂商、硬件提供商、通信运营商、内容和服务提供商以及软件开发商等。而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将是直接面向用户的车联网服务平台,这或许将是汽车厂商、通信运营商等群体进行博弈的重点所在。

根据咨询机构SBD的估计,在未来的5年内,全球车联网的市场规模将从2012年的130亿美元增长3倍至390亿美元,复合增速达到25%左右。而在一些细分领域上,则可能带来更加快速的增长。这同时也意味着在未来五年内,具有车联网功能的年销售新车数量将从当前的水平增长7倍左右。


车联网驾驶--信息化驾驶体验的革命

车联网状态下的驾驶不仅仅将使得用户享受到驾驶过程中的信息化服务,例如传统的地图导航、行车监控等。将驾驶目的地信息通过互联网传输给用户,优化行车路径和驾驶体验,减小客户试错概率的服务已在国外迅速发展。例如,由装有传感器的停车场向管理系统提供实时数据,用户通过手机应用接收信息后便能选择距离更近、车位更多同时价格更低的停车场,这将更有效地配臵资源,缓解城市中心或者繁华商业地区的停车难问题,相当于创造了一个停车位的实时网上付费预约平台。以美国流行的手机应用ParkMe为例,用户可在上面查询停车场车位并付费预约车位,2013年ParkMe用户数增加了97%。这种移动终端的普及将进一步催化传感器和智能管理系统在停车场、加油站、餐馆等地点的应用,用来实时记录停车状况并将信息传递上网,从而同时带来硬件端和软件端的机会。


车联网娱乐--智能终端性能提升的革命

车联网状态下的互联网体验可以通过汽车这个体积更大、功能更全、储能更多的智能终端实现,因此许多在传统移动终端上难以实现的华丽机能可以在车联网的汽车环境中得到应用,例如耗能较大的激光键盘、视觉听觉效果更强的显示屏、诊疗器械等人机交互信息渠道,这将使得汽车带来前所未有的移动互联网体验,成为移动的娱乐中心、办公中心甚至是医疗中心。例如,在现有的人机交互信息渠道中,柔性屏在移动终端的应用受制于柔性电源技术的缺失,但早在2012年,梅赛德斯-奔驰就使用原始的LED柔性屏制造出了一辆梅赛德斯FCell“隐形车”。通过一个摄像头记录汽车另一侧的场景并在LED柔性屏上播放,观察者会产生车辆已经“隐形”的错觉。梅赛德斯FCell“隐形车”充分验证了柔性屏在汽车环境中的可用性,汽车的外观可以个性化的展示平台。未来柔性屏、平视显示器(HUD)等显示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更可能由外而内进入驾驶舱,解放挡风玻璃这块空间--使其在停车时成为华丽的显示屏,而驾驶时可以收回。


车联网社交--驾驶挂钩网络身份的革命

在车联网环境下,驾驶的过程和车辆自身都将作为客户的身份属性投射到互联网上,因此车联网社交将引发社交网络的革命。Waze是一款带有社交功能的地图软件,用户可以在地图上标记拥堵或者事故路段赚取积分,其他用户可以依据这个信息修正最佳行车路线,用户也可以在地图上察看自己好友的位臵,标记自己到过的地点,或者结识新的朋友。Waze同时支持对Facebook的连接。2012年共有3600万名用户使用Waze来导航,行驶了96.6亿公里,分享了9000万份用户报告。随着车联网社交的普及,通过拥有车辆或者更换更好的车辆获得在互联网社区中的认可与身份的提升将成为用户的切实需求,这将反过来刺激汽车产业自身的发展。如果进一步实现对无车用户搭车或者求助等功能的开放,车联网社交平台更具备了入侵传统智能手机这类移动终端的可能,未来社交平台也将不得不重视在车联网端的渗透。


车联网大数据--地理与驾驶信息爆炸的革命

在车联网环境下,汽车驾驶过程的每一分钟都会创造大量的数据:汽车的地理信息、行驶速度、司机操作、设备运行等情况都会转化为数据,有效地收集并利用这些数据将为汽车企业创造大量的价值,主要用途如下:

通过监测汽车运行状况降低保修成本,提高安全性能,提示车主维修、降低行驶速度或提示车厂及时召回;

根据车辆信息推广增值服务,包括基于车主情况、车辆位臵、行车习惯定向推送的广告;

出售数据给第三方,如保险公司、广告公司以及4S店,北美最大的汽车保险公司StateFarm与车联网服务提供商Hughes早在2011年便展开合作,给保险以更精准的定价。


车联网相关投资标的总结

根据对以上车联网行业发展方向的梳理,我们整理了如下投资标的与其受益逻辑。

捷顺科技(行情,问诊)将受益于车联网驾驶所推动的停车场信息化、停车位网上付费预约平台的出现;四维图新(行情,问诊)将受益于行车地图软件的普及和功能丰富,例如社交平台化;拥有庞大客户基数的传统车企如果充分实现了车联网战略,将充分发挥“用户为王”的先发优势,其中同时拥有车联网先发战略与庞大用户基数的上汽集团将承载传统车企在车联网大潮中的梦想。谷歌的汽车开放联盟(OOA)、苹果的iOSintheCar(iOSitC)计划相关车型在2014年的最终落地将成为车联网相关公司的行业类资本市场驱动力。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