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结束了,不少人选择了自驾回去上班,爱车经过了春节出游探亲飞奔了几千公里,车主应该给爱车“休整”一下。而轮胎作为汽车的“腿脚”,是车与路面最直接接触的部分,因此,为了行车安全,长途回来马上自检一下吧。
● 扎洞
扎洞是很常见的轮胎问题,车主David表示,可能被扎的位置在内侧,最好用千斤顶把轮胎抬起来观察,有扎洞情况最好马上到汽修店补胎。如果扎洞位置在轮胎侧面的钢筋位置,建议把它直接换掉,因为即使再补,它的承受力也会大不如前。
● 鼓包
鼓包就是轮胎局部变形,如果以高速驶过凹坑、障碍物及马路牙子等都可能会造成胎侧帘子线断裂而引起鼓包。鼓包需要仔细观察,一旦发现需要及时换胎,不然很容易在行驶中造成爆胎,发生危险。
● 花纹
建议车主可以购买一把花纹磨损标尺检测轮胎的磨损状况。据一家汽修店的师傅介绍,一般来说,当轮胎磨耗到胎面花纹沟深仅剩1.6毫米或行驶了6万公里以上时,就必须更换轮胎了。
此外,胎面裂纹多代表老化,平时可适当喷一些轮胎保护蜡。
如果在行驶中会发出“啪啪”的声音,但车用起来却也没有故障,这时车主就要检查一下是不是有小石子之类的异物卡在轮胎纹里了。平时自己有空可以清理一下,例如定期用钥匙将胎纹里的小石子清理一下即可。
● 异物
● 胎压
虽然自己目测不能像汽修店用胎压表那么准确,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车主David则有小贴士,可以留意接触地面的胎纹,一般是三条胎纹接触地面为正常,另外开车时也能感觉,某一个轮胎气压不足会感觉跑偏。当然,如果是有胎压监测功能的车型,就最准确不过了。
小知识
容易忽略的备胎
备胎虽不常用,但往往会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备胎在储存过程中为了保证形状和使用,在气压选择上与常用轮胎不一样,因此如果换上备胎,应尽快找到汽修店调节气压。
其次,轮胎属于橡胶制品,存放时间长会出现老化现象,一般轮胎的老化期为4年左右,要注意更换。
四轮定位何时做?
在长途跋涉当中,车子经常遇到崎岖的路面、坑洞等复杂路面,如果程度严重,使原厂设定的悬吊与轮胎的机械位置改变,导致角度偏离,就需要做一次四轮定位了。如果有以下情况,则要注意了:
1.平路直线行驶时方向盘不正,会向左或向右偏滑;
2.轮胎磨损异常,有吃胎的现象;
3.车身会跳动不稳;
4.方向盘会左右晃动或震动剧烈;
5.行驶时有浮游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