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Power发布了2013中国新车质量研究(IQS)报告,报告显示自主品牌质量大大提升,这些年中国自主品牌确实在努力,这些努力也确实取得了成效。
J.D.Power亚太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梅松林分析道,对质量的定义,每一个品牌都有一个内部质量概念,有一整套衡量体系,包括修复率,一次通过率等,工厂环节对质量有把控,这类质量问题被定义为“实物质量”,是工程师看问题的角度。
D.Power的IQS研究的是“感知质量”,反映的是消费者使用过程中的喜欢或不喜欢。他们把问题划分成两类,一类是故障类问题,是无法操作的问题,还有一类是设计问题。在中国车业,两类问题都呈下降趋势,尤其是故障类问题下降幅度更大,说明中国汽车企业的制造质量在不断改进和提升。
中国汽车业质量整体提升的背后原因,是中国汽车市场环境竞争十分激烈,厂商对消费者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据统计,目前中国市场上的汽车品牌和车型数量都是美国市场的2倍,这使消费者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在这种环境下,任何一个品牌,任何一家厂商,都不敢忽视质量问题,尤其是感知质量,这是整个行业不断改进和提升的原动力。
J.D.Power全球咨询副总裁Jacob George对全球市场产品质量和中国进行了对比分析,Jacob George称,2013年中国自主品牌和国际品牌的差距降到历史新低,2009年两者之间有100多分的差距,2013年只在50分左右,如果继续保持这种进步速度,到2018年,中国自主品牌跟国际品牌在质量方面应该到达同样水平。另据美国市场IQS结果显示,到2018年,中国市场的质量整体水平会跟美国市场相同。
他分析认为,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商品质量提升得益于四大因素:一是执行了世界标准;二是聘用了有国际经验的高管和专家;三是零部件用了全球供应商;四是产品融合了基准设计。他说,借鉴韩国、日本经验,进行海外扩张之前,首先要在本土市场建立起良好的质量和可靠性声誉,“这也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打造全球品牌的基础”。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也有同样体会:“自主品牌汽车的质量提升并非这一两日的功劳,最近这些年,我们的自主品牌都十分关注质量,在质量领域、质量水平的进步很明显。”“什么是品牌,品牌就是信誉;什么是信誉,信誉就是质量可靠。”贾新光表示,发展自主品牌汽车没有捷径和诀窍,质量是汽车行业发展的首要条件。
在中国市场,当前车主抱怨的主要是故障类问题,如一些零配件突然失灵,不易使用或不工作,风噪声过大,发动机有不正常杂音等。美国市场更关心设计上的缺陷,如语音识别系统问题,杯架不易使用问题等。今后几年中国消费者的关注点会有所变化,应该和成熟市场一样,可能更加注重设计质量方面的问题,将要适合中国用户的设计,中国车企应当防微杜渐,早作准备。
上一篇:海豚打败鲨鱼 自主品牌也能突破
下一篇:车主应该定期清洗勤检查汽车大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