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消费水平不断增长,据统计,2012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超过1.2亿辆,可是交通问题随汽车保有量的增长而也越来越明显,我国15座城市交通拥堵每天损失10亿元,每年交通事故50万起,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超过10万人。涵盖智能导航和远程助手功能的车联网技术有望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
车联网可以通过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对车辆进行数字化管理,包括实时跟踪、监管车辆运行状况等。和物联网一样,车联网的基础与是传感器,加强传感器操作是必不可少的,将交通信号、摄像头、拥堵路段报告、天气情况等信息融合起来,从而形成汽车与道路的“互联”。通过个道路、技术管理部门的沟通配合,实现汽车、道路、人的有机结合,真正形成车联网。
伴随着汽车信息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汽车产业重心正在从传统汽车制造向汽车信息服务快速转移,车联网更是得到了国家政府层面及车企的高度重视。科技部发布实施的《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将车联网项目作为物联网领域的核心应用,第一期资金投入达百亿级别,扶持资金将集中在汽车电子、信息通信及软件解决方案领域。由于车联网技术应用的广阔前景及其蕴含的巨大商机,国内自主车企在也争先恐后地加入到车联网技术的研发竞赛当中来,至少已有上汽集团、吉利汽车、奇瑞、长安汽车等7家企业发布了自主开发的车联网系统和车型产品。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等不断发展背景下,车联网行业的增长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未来车联网方面的竞争势必越来越激烈。cmic认为,目前国内车联网应用刚刚起步,还需要汽车厂商、汽车电子厂商、通信运营商、地方政府之间的磨合。汽车厂商应和科研院所或者通信运营商加大合作,发展物联网技术。车联网时代,汽车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汽车电子,除了有传统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还安装了车载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它是实现智能化功能的关键。汽车电子和it系统将成为车联网时代汽车的核心竞争力。而我国国内汽车核心电子控制技术缺乏,技术水平落后。如何做到自主创新,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电子产业,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