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广告

天缘吴宏纵论未来智能车载系统行业标准

  • vzi
  • 来源:玩车网    发表于: 2012-08-14 17:35:43

日前,“首届中国(北京)汽车智能化发展与应用高峰论坛”在京隆重举行,众多业内专家及企业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作为论坛的协办方,天缘电子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吴宏先生就智能车载系统、汽车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标准、“智驾云”产品等方面回答各家媒体的提问,并详解阐述了未来天缘公司的发展与战略。

天缘吴宏纵论未来智能车载系统行业标准

天缘CEO吴宏接受现场各家媒体群访

2012年6月25日,“首届中国(北京)汽车智能化发展与应用高峰论坛”,作为论坛的协办方,天缘电子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吴宏就车载系统、汽车行业标准、“智驾云”等方面回答各家媒体的提问。

易车网:前一阵我自己本人也在做相关方面的文章,恰巧碰到一篇文章来自应该是世界汽车工程师协会社区,说到国外有个厂家开发车载系统的时候,由于娱乐引起的安全方面的病毒入侵问题,里面有一句特别经典的话,应该相关行业出台相关的标准,刚才说到Android不适合做车载系统,因为稳定性的问题,现在有没有标准来规范这个?

吴宏:实际上前装的产品有个很明确的标准,比如说你要去做通用的配套,你在若干的时间内,一般有个规定,不良率要达到一个指标,目前对于普通的CD产品,一些严格的厂家要求是200个PPM以下的指标。

说到病毒的问题,我们目前看到的MSAUTO,它应该已经卖了1000多万台出去,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别的系统嘛,死机的是比较多的,像Android很容易死机的,我们公司也有Android产品,但是由于它的稳定性我们也是持疑问态度的,也没有大力推。

易车网:是指整个中国汽车行业标准。

吴宏:目前,国内导航标准还没有,但工信部牵头成立一个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正在加班加点的做这个工作,我们天缘也有幸是这个参与方之一,真正做导航硬件的产品大概有三家,天缘很有幸是其中一家参与制定,到明年我想会出台明确的标准。

MSN中文网:咱们现在“智驾云”这个产品用的是微软平台吗?

吴宏:我们现在目前这个“智驾云”第一代产品用的还是CE平台,还不是个前装标准,但明年我们出来的产品是MSAUTO,是前装标准。

MSN中文网:我觉得微软系统中国人用起来有点不太适应的感觉,咱们会对微软系统会做怎样的优化?

吴宏:其实你在用福特产品的时候,可能会直接感受到微软性能的时候,还不是特别明确,因为它有个表现层嘛,你去操控的时候有个操控的方法,语音识别是分菜单来识别的,这更多的是车厂对这个功能应用的理解,跟底层的操作系统关系不是很大。

天缘吴宏纵论未来智能车载系统行业标准

21世纪经营报道:现在在中国汽车市场汽车智能化还是起步的阶段,您认为商业模式是什么?对天缘来说,未来的商业价值有多大?

吴宏:林总在现场今天有个总结,我觉得非常棒。购车的用户现在更多的是80后,80后大家知道有个特性,他跟互联网是分不开的。这些消费者,实际上对车联网的理解会更加直接一点。所以我个人认为,车联网有一个很好的客户基础。这是第一。

第二,由于牵扯了上网,你有个增值服务,无论是下载音乐,还是查询资料,还是做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这些都是增值服务,增值服务嘛,会有些费用,我们也在研究,到底什么样的费用消费者能接受。天缘初步的评估,你的费用不能太高,一年的费用理论上不应该超过500块钱,消费者还是可以接受的。安吉星现在有个很大的问题,第一内容比较差,第二成本很高,所以消费者即便想用也没有基础。所以我觉得,第二个问题也是很核心的,就是成本,消费者一定要受益比较大,成本不要太高。

第三,这个商业模式有很多种方式,行业应用,比如大巴车很多关于行业应用的,对驾驶员不规则的操作,对复杂路况的提醒,以及过程超速的监控,它本身也有消费基础。直接对消费者的应用,我想更多的偏向于咨询、偏向于娱乐,跟消费者说这个车要加油了,那东西偶尔提供一次可以,天天提醒他是不是有必然的意义呢?还是很大的问号。娱乐、实时路况查询,这些应用对消费者是比较希望想到的。

新浪网:在前装的配套市场,我了解到其它有些零部件存在一定垄断,比如韩系、日系等等,在我们这种汽车智能方向上,尤其在前装市场,现在行业内是否有这样的现象?第二,后装市场方面,我们知道后装市场利润相对高,但这个市场也相对比较混乱,我了解一些这样的企业,他们也谈到了做品牌很难,在您看来,如何坚持做这个品牌?

吴宏:车厂嘛,有个核心的配套圈,这是个很正常的现象,核心零部件品质的建立是个漫长的过程,我想智能化的年代它会有些改变,因为你也知道智能化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我们也看到一些日系的企业,包括欧美原来做导航设备的企业,他们也可能跟不上这个速度。实际上,消费者是有需求的,这就会导致一些公司能够快速的把握这个需求,作出满足消费者合适的产品,这种可能性应该说比以前任何一个时代都要明确。这是第一。

第二,现在有些车厂为了减少自身的负担,把零部件企业都卖掉了,以前通用也有做导航的企业,别的公司也有,现在很多都卖掉了,减轻负担,他就变成个纯粹供应商,所以现在战略合作的机会还是比较大的。

另外一个问题,后市场现在产品的同质化非常严重,市场上买张三的导航、买李四的导航没有人说出区别,功能基本差不多,价格差别比较大,区别说不出来。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导航在08年的时候,刚开始做利润还是比较薄的,所以很多厂家,尤其山寨厂也投入进入这个市场,但今年局面有了一些变化,我们也看到山寨厂有很多都倒闭掉了。后市场要做的好,第一,成本管控、品质可靠方面要做的很好;第二,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确确实实给消费者带来好处,这样我认为做品牌还是有机会的。

天缘吴宏纵论未来智能车载系统行业标准

天缘总经理在场外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

人民网:我有两个问题:第一,天缘合作的整车企业主要是哪些?是不是集中在自主品牌企业?主要在哪些领域进行合作?第二,如何开拓与合资品牌厂商的合作?现在智能化系统国内、国际还是有些差距的,在中国市场上中国这些智能化产品跟国外智能化的产品有哪些差距?还有哪些瓶颈需要突破?

吴宏:我们在08年以前,实际上是一个以外销为主的公司,我们当时85%以上的产品外销,对车厂的关注度不高。08年开始我们公司的策略发生了变化,我们发现要想进国内的市场只有两条路:第一个就是别人做便宜CD机你也跟着做,但损失比较大,第二,你做一些以前的厂商做起来有难度的,我们现在选择了第二条路,包括一汽、华晨也在深度的合作,这条路上走下去还是有一些机会的。

第二个问题,我认为智能化方面国内和国际的差距,国外的车载智能化主要是车厂牵头,针对车的一些应用,定位啊、救援啊,但在中国我觉得不大一样,因为中国的车企规模都是比较小的,是不是有这样一个汽车厂能够把它统一出去呢?恐怕很难。有些有能力的也在做智能化方面,另外有些没有能力的也会找相关公司合作。在中国汽车销售商和零售渠道也有机会,因为中国市场比较大,不排除有些企业能够在后市场,在智能化领域里有些突破。

商用汽车新闻:我有两个问题,刚才很多问题好象都是更多关于在轿车方面,商用车的好象少了些。刚才您也提到关于这个行业应用的问题,今天也来了两三个客车厂嘛,现在在行业内有客车厂自己做智能化这套系统的,也有跟咱们的合作,咱们跟他们在竞争上,咱们的优点在哪?咱们有什么竞争力?

吴宏:我觉得商用车还比较复杂,今天来了两个大巴的工厂,搞技术的,我也听了一下他们讲的东西,应该说在他们相关领域里面已经做的很棒了,把整车的故障诊断,基于地面情报的定位,他做了一些后端的数据采集和服务,已经做的很不错了。但是我觉得,商用车可能还不完全是这个概念,这只是运输公司他们比较喜欢的一些功能,对安全的管理、油耗的管理,但我们发现,政府的车队、运货的车,你可以做哪些服务?这个领域还是可以研究的。我认为,车厂做这个技术储备也不是什么坏事情,但是车厂因为必定是做车的,你在这个领域到底有多大的投入?尤其是后续的投入,是个很大的问号,因为汽车智能化本身有个最大的不一样,就是智能化的使用环境、智能化的背景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单一的车企做这样一种技术储备和研究,是不是跟的上?我持保留态度。

商用汽车新闻:天缘在商用车合作方面有什么计划?

吴宏:我们跟商用车有些合作,比如说安凯,安凯主要是做各个地方的运输公司的服务,包括车的服务,包括车辆的管理,包括对驾驶员的管控。还有,因为大巴车嘛,有个很大的问题,他的车体特别大,在静态驾驶的情况下,倒车时路面的情况到底能不能做实时的数据传送?我觉得也是很有必要的。我们现在给大巴车也开发了一个360的产品,我们下面有个产品你们可以看一下,现在倒车的时候前后左右路面实时情况都可以看到,这个功能在大巴车上是个非常必要的功能。因为你也知道,开个车10几米,你倒车的时候哪知道到底隔10厘米还是20厘米?还是分不清楚。所以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商用汽车新闻:毕竟中国重卡、客车这个领域是百万辆级的嘛,咱们在这有什么动作?

吴宏:我知道现在有些重卡已经做了什么样的管理呢?因为很多重卡不是一次性买断的,分期付款的,这样有些它的上游公司对车辆要有监控的权利,他们目前做了一些功能,比如说断油,你这个车没有续费就给你断油了,让地动不了。目前我们看到有一个发动机公司在干这样的工作,你用他的发动机可以分期付款,但你一旦到期没付的话他自动把发动机停掉,用不了。

天缘吴宏纵论未来智能车载系统行业标准

本次论坛嘉宾合影

凤凰汽车:您刚才在演讲中也提到关于国内人才培养方面不是很足够,您的企业在做的时候对于人才储备和培养有什么样的计划?在很多不只是在智能化这块,整个汽车行业关于人才都是很重要的环节。

吴宏:我们公司的人才结构还真的比较好玩,跟很多公司不一样。

第一,我们储备核心的这些人员,企业的骨干基本上只在合作的6所高校里面去招人,包括西交大、华东科技、河工大、武汉大学,为什么只在这几所学校招人呢?招人也有个成本,什么学校都去招,深度不够啊,我们现在做企业讲究1毫米宽、1公里深,深度不够实际上不容易做好,这些学校我们02年开始合作,我们对这些学校的学生还是比较了解的,来了以后基本上经过我们系统性的培训还是能胜任岗位的,我们每年都招,今年有17个学生在下个月的11号来报道,要做入职培训。

除了这个之外,一些高精尖人才,我们比具备的,基本上我们是挖来,有些领域我们不懂,不懂就要挖嘛,挖来再把他用好。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天缘的人才,大学生你也知道嘛,在大学干了三年,干了之后不满意出去了,我们出去的也很有意思,在外面干了两年又回来了,在天缘里回流也是很有意思的,我们今年回流了5个,非常好玩。

央视网:刚才在会上听您说到,“智驾云”产品最主要的优势是语音操控,除了这个功能其它功能与传统导航相比有什么核心的区别?

吴宏:我觉得,你第一时间看到这个产品很大的区别是语音,但实际上不完全是,语音只是它的表现形式,刘总刚才也讲了,它只是个工具。还有很多功能是需要有的,比如在线音乐、在线内容搜索,再比方说电话本的管理,电话本的管理通过蓝牙把它做好也是有学问的。再比如说语音环境的使用,怎么降噪,怎么在有噪音的情况下把它做的顺畅?天缘在这些领域里还是花了很大的心血。

科技日报:现在这个行业的发展,您觉得以下三个次序怎么排:技术方面的挑战,前装、后装方面的博弈,另外就是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和认知,这三个次序是怎么样的?

吴宏:我认为消费者的认知是排第一的,第二个就是技术,你有消费者认可、有好的技术,不管前装、后装都是可以干得,前装不干就后装干,后装不干就前装干,都是有路的。

记者:如果把市场比喻成一个蛋糕的,以下三个未来各自是什么比例:一个是车厂包了,一个是车厂与第三方合作,另一个是像导航仪一样变成后市场。

吴宏:短期前装比较大一点,后期还是后市场更有潜力。

记者:这样的话岂不是天缘跟车厂的合作一直是最小的?

吴宏:我认为我们跟车厂的合作长远来说也是最大的生意。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