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广告

国内外形势变化 决定国内整车厂沉浮

  • 斯内克
  • 来源:玩车网    发表于: 2013-10-22 14:30:40

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以中国现有的汽车发展水平,在五年内会达到5%至7%的增长水平。中国汽车车市在不断增长的同时,以有超越欧洲、北美的趋势。未来我们可以预计,全球汽车市场的增长将把握在中国市场的手中。那么逐渐成熟的中国市场格局、以及“超级平台”的登场将决定整车厂的沉浮。


利润率连续5年下滑


分类来看,中国乘用车市场自2012年开始再次回归强劲,今年上半年增速恢复到16%;而国内SUV和MPV汽车的份额开始提高,且被中国整车厂占领了主导,长城汽车就很好地捕捉到了国内SUV市场,目前占据市场份额较大,未来通用和福特等公司也将扩大投入来开拓中国的SUV市场。


数据显示,从零部件供应商来看,由于整车厂成本的转嫁、产能不能完全释放等因素,超过70%的供应商产能利用率低于80%,零部件供应商本身就是规模效应较为明显的产业,显示未来风险很高。中国汽车供应商平均利润率在过去5年里持续下滑,今年一季度的平均利润率为5.8%,相比2009年的10.8%下滑超过4成。


根据这种情况,中国汽车供应商平均利润率下滑的趋势不容乐观,有可能保持和欧美等成熟市场汽车供应商一样的利润率。”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汽车供应商之间价格竞争激烈,汽车厂商将汽车销售价格战的一部分成本压力转嫁到汽车供应商头上,每年都会对汽车供应商提出年度降价要求;另外一个原因是汽车供应商的产能利用率也不高,接受调研的70%的汽车供应商高管表示,汽车供应商的产能利用率不足80%,规模化不足难以降低汽车供应商的生产成本。


生产规模化不足


欧美等成熟汽车市场的整合程度比较高,由5%的汽车供应商提供整个汽车市场80%以上的产品,但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供应则相对分散。基于地方政府对当地GDP以及税收和就业的追求,不同品牌体系的供应商体系都分散在各地,这间接导致汽车供应商的生产规模化不足。


调查显示,有76.7%的受访者表示价格竞争是2013年最严峻的挑战,相比去年,54.2%的受访者对价格竞争表示忧虑。因此,艾睿铂认为,汽车供应商未来要实现两位数的销售增长,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日益激烈的价格竞争以及整车需求不断放缓。汽车供应商要获得更多市场份额,一是渗透到新车型或者新细分市场,同时就是对汽车厂商报出有竞争力的定价。但是,激烈的价格竞争将进一步恶化汽车供应商的生存环境。


同时,中国汽车供应商还要面临领先的汽车厂商“超级平台”策略带来的挑战。“超级平台”指的是领先的汽车厂商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乃至制造过程中的复杂性,能够做到在同一个平台上生产百万辆汽车,报告指出,随着全球领先的整车厂即将在中国全面推行“超级平台”策略,中国本土整车厂只剩下3到5年的时间赶上全球生产平台的规模及成本水平,否则便会由于缺乏成本与规模优势,面临与日俱增的收入及盈利压力,该策略也将对汽车零部件供应造成重大的影响。


超级平台的形成,将改变以往的游戏规则,使得汽车供应商加大投资,来迎合新的游戏规则,并与整车厂建立紧密的联系为这个平台提供服务。但,就目前而言,这个所谓超级平台的建成是对中国市场一个“坏消息”,因为中国市场还没有准备迎接这个时机的到来,有些车型甚至会丢掉市场份额。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