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在各行业试水电商的同时,传统汽车销售行业逐渐在电商中崭露头角,并取得不错的销售成就。业内人士介绍,汽车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其信息的共享性及便捷性使市民可以直接借助网络货比三家,省去四处奔波比价的麻烦。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在各行业试水电商的同时,传统汽车销售行业逐渐在电商中崭露头角,并取得不错的销售成就。不过,作为一个新兴的汽车销售形式,目前汽车电商尚未得到市民的认可,业内人士表示,汽车电商的优势,短时间内较难发挥,目前其主要作用为宣传汽车产品及营销活动,真正实现汽车电商还需要一段时间。
市民不太了解汽车电商
信息量大、数据更新及时,这是很多人对电商平台的直观感受。借助电商平台销售汽车,听起来挺新鲜,实施起来如何?
业内人士介绍,汽车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其信息的共享性及便捷性使市民可以直接借助网络货比三家,省去四处奔波比价的麻烦。不过,车主对汽车电商的理解仅局限于可借助汽车网站实现汽车相关信息的找寻,对于通过电商平台购买汽车了解甚少,部分市民甚至表示“听都没听说过”。
“不知道汽车电商是怎么回事,不过现在不少大型汽车网站有很详细的车型数据,只要待在电脑旁动动鼠标,就可以实现集中车型的对比。”车主薛先生说,江门的汽车销售分为江沙路片区、礼乐利生车城、新会汽车4S店集群三个板块,较为分散,逐一观看比较麻烦,通过网络可以直接进行数据筛选到合适的车型,价格也比较实惠,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很多精力和成本。
“一开始听说部分品牌车进军网络销售,还以为汽车能够直接像其他产品一样放上网明码标价销售。”喜欢网购的市民梁小姐说,汽车作为高档耐用品,就算真的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实现购买,估计也没有多少人下单,“毕竟价格太贵了,又不能提前验货,万一出现质量或其他问题,解决起来就麻烦了”。
很多市民都表示会选择实体店购买汽车。相比之下,大家更喜欢去4S店选购汽车。在实体店才能看得见摸得着,对汽车产品有一个很直观的认识,心里也比较踏实,而且挑选车辆也是一个享受的过程。正如我们图一所示。
(图一)
8月份举办的连续18天的“天猫汽车节”已告一段落,但有关汽车网购的讨论还在继续。
首届“天猫汽车节”共吸引了包括上汽、吉利、比亚迪和上海通用等10个汽车厂商、超过800家的汽车4S店共同参与,卖出了3430辆车,并引发了一场网络售车与传统4S店模式的大争论——网购会不会取代4S店模式?如果会的话,需要多长的时间?
“在这次汽车节中,吉利汽车天猫旗舰店再次刷新了网上卖车记录,成功销售车辆1087辆,平均每天销售60辆,成为此次汽车节中销量最大的汽车厂商。”吉利汽车公关总监杨学良告诉记者,截止到目前,今年吉利天猫旗舰店的销量达到了2925辆,同比增长超过200%。“吉利汽车从2010年12月6日正式进驻淘宝商城,成为中国首家汽车网购旗舰店。经过将近3年的摸索和改进,吉利汽车带来了更为规范化的网购流程、更为便捷化的支付方式,为消费者打造更为优质的汽车购买平台。”
同样在此次汽车节中斩获颇丰的上汽乘用车,也携旗下荣威与MG双品牌参与此次活动。上汽乘用车相关负责人表示,早在2010年,上汽就已经开始探索网络销售,掌握80后消费群体的购物特征和发展趋势,从而能在汽车网销时代到来时占领先机。据介绍,去年上汽的网络销量已经超过了1万辆,占全年总销量的5%。特别是在湖北、杭州等网销的试点区域,一些经销商的网销比重甚至超过了总销量的30%,有效实现了网络营销与实体销售的互补。
与这些原本在实体店就销售不错的品牌相比,江淮悦悦是唯一一款在实体店销售不佳、却在网络走红的车型。悦悦是江淮汽车寄予厚望的一款小型车,但因为上市后定价过高等因素,市场没有打开。在2012年4月的北京车展上,悦悦正式入驻天猫商城,拉开了网上直销的帷幕。上线销售至今,悦悦一个月的销量能做到1500辆左右,好的时候能达到三四千辆。在天猫上相当于做直销,渠道成本大幅减少。每辆车约有4000块钱的成本降低空间,这样产品竞争力就会增强。
不难看出,对于汽车网销这个开放式的话题,汽车厂家基本上持比较乐观的态度。当然,更乐观的是网销的实体部门。“2012年天猫商城总共卖出近1万辆车,随着POS机的产品优化和后续天猫售车新模式推出,今年销售额有望冲击30亿元。”天猫商城一位负责人表示,2011年,天猫商城成交量在2000辆左右;2012年成交量超过1万辆;2013年预计在5万辆;2014年的成交目标预计在25万辆左右。
每年5倍的增速,是天猫对于网购汽车的判断,也是我国汽车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8月19日发布的一项统计报告称,2013年上半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532亿元,同比增长44.1%,预计2013年底这一数字有望达1300亿元。另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移动电子商务用户规模约2.5亿人,预计2013年将增长到3.7亿人。截至2013年6月,中国移动购物用户规模达7805万人,预计到2013年年底将达1.5亿人。
与其他产品一样,汽车电子商务的优势明显:首先是降低成本,比如建店费用、资金运转费用、公司日常运营等费用;第二可以收集潜在用户信息,网络可作为销售手段补充,通过网络延伸销售环节,以此来收集一些潜在用户的信息;第三,改变传统4S销售模式。通过网络营销让客户网上下订单,提出个性化需求,厂家根据客户需求予以量产,将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互动起来,这就需要现有的4S店进行转变,从原来以销售为主转向以客户服务为主。
然而,理想丰满,现实骨感。业内人士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网购取代传统4S店售车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此次“天猫汽车节”来看,很多网购消费者都是在4S店完成咨询、试驾等环节后,才到网上下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销售。或者说,4S店是网购的“铺路石”。另一方面,网购车辆还是一样要到4S店完成提车、验车、上牌等环节,与传统模式售车无异。
“现在的汽车网销,可以说是赚了人气赔了钱。”一位车企负责人告诉记者,天猫店的收费,已经高过了线下购车的费用。今年7月份之前,天猫旗舰店按照销售的数量提取返点,每销售一辆车提取千分之五的销售业绩。不过,7月份以后,淘宝改变收费方式,开始收取固定费用,除了10万元押金外,每年每个汽车旗舰店收取技术服务费70万元。
“汽车毕竟不是衣服、鞋子这样的快消品,而是大宗商品,在完成购买环节后,还需要上牌、验车、交税等手续,这些手续是不可能通过网上下单完成的,最终还是要通过经销商。”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薄石不久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特别是对于奥迪这样的高档车品牌,服务本身就是品牌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奥迪暂时不会采取网络的销售模式。
然而,有意思的是,薄石话音未落,包括宝马、奔驰等豪华车品牌已经开始在德国及附近国家和地区实现网上销售。宝马近日宣布,将通过网络直销电动汽车i3。实际上,除了i3电动汽车,宝马还计划其他车型今后也采用这种销售方式。宝马德国销售部经理罗兰德·克鲁格表示:“我们还在考虑将网上销售推广至所有车型。”但这一计划遭到了德国汽车经销商的强烈反对。
汽车电商化为什么那么难
首先一个问题是支付环节。当然现在很多支付平台已经解决了大宗支付问题,但对于个人用户来说,买车毕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而且中国消费者的习惯是全款购车,选择贷款买车的很少。这方面美国比中国的基础就稍微好一点,他们习惯贷款买车而且信贷比较发达。
第二个问题是信用体系。用户对于网上买车会有很多担心,不知道通过网络卖车的商家是否值得信任。另外即使汽车基本上可以说是标准品,但更多用户还是愿意去实体店看车,并且享受店面的服务和以及一系列购车的后续如保险、上牌等服务。
第三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汽车厂商和经销商之间的矛盾。一个厂家少则几十家品牌专卖店,多则几百家,最大的可能到一千多家,这么多品牌专卖店是他所规划的渠道,也是经销网络,一旦实现了线上售卖,那经销商去做什么?
这其实是很难解决的一个矛盾点,如何把经销商利益栓到汽车电商这个链条里面去做。如果说某个品牌比如奔驰在某个电商或是垂直媒体网站上开辟了直销店,那经销商就变成一个客户到店提车的服务渠道了。
当然有不少家居店已经实现了网上销售,线下店做客服装修,也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让线上线下结合,但对于汽车行业来说这需要一个转化过程。
其中最重要的是很多店的定义都是4S,这个S是包括销售的,那如果没有销售以售后服务为主,这些经销商的利润肯定会被减掉一部分。
另一方面对于汽车品牌商来说,也不可能仅以线上的售卖寻求差异化,汽车差异化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服务。汽车品牌与品牌之间,为什么同级别有的车能够贵上一倍,就是体现在服务上。用户到店后享受到服务和感受,会让他觉得花这个价钱值。
这就是汽车品类的特殊性,和在淘宝上出售的一件衣服不一样,毕竟买件衣服并不需要太特殊的服务。而在买车方面,尤其很多消费者是第一次买车,这对他来说是个大宗商品,所以他还是希望得到与价格相匹配的服务,这也是4S店存在的理由。
所以汽车简单的就走向完全电商化,这确实是不太可能实现的,但电商化这个线上渠道,一定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